1915年12月12日,北京城寒风刺骨,袁世凯穿着自制龙袍,在怀仁堂搞了一场“内部登基大典”,宣布改国号为“中华帝国”,年号“洪宪”。结果这场耗资21亿银元(相当于现在几百个小目标)的闹剧,只撑了83天就崩盘了。老袁从“民国大总统”变身“洪宪皇帝”,再灰溜溜滚回总统位子,最后在尿毒症和全国骂声中咽了气,堪称近代史上最尴尬的权力翻车现场。

老袁的“称帝KPI”造假

袁世凯称帝多少天,袁世凯83天皇帝梦的始末

为了证明自己当皇帝是“民心所向”,袁世凯团队的操作简直比流量明星刷数据还野。他们搞了1993名“国民代表”全票支持帝制,连乞丐和都被组织成“请愿团”上街摇旗呐喊。儿子袁克定更绝,伪造《顺天时报》天天给老爹洗脑:“日本人都支持您登基!”结果老袁真信了,直到发现报纸是假的,气得大骂儿子“欺父误国”。

登基大典变搞笑现场

原定1916年元旦的盛大典礼,因为全国反对声浪太猛,最后缩水成“内部朝贺”。老袁没穿龙袍,套着军装就坐上了龙椅,官员们有的穿汉服、有的穿西装,跪拜时乱成一团。更惨的是,他册封的“嵩山四友”(徐世昌等人)集体摆烂,副总统黎元洪被强封“亲王”后直接怼:“你们别骂我!”

众叛亲离的终极套餐

老袁本以为手握北洋军就能稳坐龙椅,没想到部下们个个“塑料兄弟情”。蔡锷假装支持帝制,转头就跑到云南起兵讨袁;心腹冯国璋装病在家,段祺瑞全程吃瓜看戏。就连日本也翻脸不认人,把印着“洪宪”字样的外交文书全退了回来。老袁临终前哀叹:“北洋团体,自裂矣!”

从总统到皇帝的迷惑操作

其实老袁最初还算“治世能臣”,练兵、修铁路、废科举干得风生水起。但当了总统后,他发现开会时地方官迟到早退,政令出不了北京城,于是脑回路清奇地认为:“只有皇帝名头才能镇住场子!”加上儿子和谋士杨度疯狂忽悠,最终把自己作成了“窃国大盗”。

历史给的教训套餐

这场83天的闹剧告诉我们:第一,逆时代潮流硬搞复辟,注定凉凉;第二,亲儿子坑爹最致命;第三,连乞丐请愿团都敢用的“民意”,比泡沫还虚。老袁死后,“袁大头”银币因为含银量高反而成了硬通货,堪称对他“能臣奸雄”双重人设的绝妙讽刺。